近年来,人工智能(AI)技术在全球医疗产业中迅速崛起,其在药物研发领域的革命性影响尤为显著。自DeepSeek模型问世以来,包括恒瑞医药、医渡科技和鹰瞳科技等企业已积极接入这一前沿技术,开启了新药研发的智能化时代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在多个场合指出,AI为制药行业带来的潜在价值可达惊人的1.2万亿美元。结合国际研究的数据,AI的引入不仅能让药物设计的时间缩短达70%,其成功率更是提升了十倍。如此巨大的效率提升,势必为药物研发注入新的活力。
自DeepSeek推出以来,众多医药企业纷纷跟进,争相整合这一人工智能技术。以鹰瞳科技为例,上周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万语医疗大模型已完成全面升级,并成功接入DeepSeekR1模型。此项升级使万语医疗在AI诊疗一体化的运作上,生成个性化视觉训练方案、近视风险评估及防控方案的能力提升了30%。
与此同时,港股上市公司医渡科技也在上周宣布将DeepSeek整合进其自主研发的“AI医疗大脑”YiduCore中,极大地促进了数据的深度挖掘,有效打通了医疗研究、诊疗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壁垒,使医疗服务在降本增效、供给端效率提升上均受益匪浅。截止到2024年三季度末,YiduCore已累计处理和分析超过55亿份授权的医疗记录,覆盖医院网络愈2800家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恒瑞医药在春节后发布的内部文件中明确要求全公司范围内展开DeepSeek应用工作,旨在顺应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。这项工作不仅是在各部门设置专项小组,还将DeepSeek应用情况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,确保技术应用到位,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上的水准。同时,恒瑞还计划举办经验交流会,分享最佳实践,确保各项实施工作按计划推进。
另一家医药新零售企业——药易购,也积极本地化部署DeepSeek,加速在医药智能供应链及新零售公私域赋能等领域的创新应用,显示出AI在医药新零售中的广阔前景。
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企业意识到AI在药物研发中的潜力,投资者们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变化。以海正药业为例,该公司在投资者问询中表示,高度认可AI技术对未来产业的赋能潜力,并希望能够通过与AI制药公司的战略合作,打破技术壁垒,助力新药研发。由此可见,AI不仅是一个技术工具,更是推动药物研发流程革命的重要力量。
药物研发历来是一个高风险、高成本的行业。根据行业广泛认同的“双十”定律,研发一款创新药物平均要消耗10亿美元和10年的时间,且只有不到10%的成功率。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协会(BIO)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在2011年至2020年期间,全球9704个药物临床开发项目中,成功率仅为7.9%。这也代表着,药物研发中的每一次创新尝试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。
然而,AI的引入为破解这一难题开辟了新的可能。《卫生健康行业AI应用场景参考指引》中提到,AI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场景多达84种,包括智能药物研发、临床试验辅助及药品综合评价辅助等,通过整合AI与生物信息学等技术,基于庞大的数据集进行相对有效筛选、效果预测和设计优化,从而加速药物研发。
科技日报曾报道,2023年底,历时60年的新抗生素发现难题被AI技术成功突破。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运用AI技术首次发现了一种能够抗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(MRSA)的新型抗生素。团队利用3.9万种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数据来进行训练,再运用深度学习对1200万种化合物进行筛选,最终获得了一种既能对抗MRSA又不对人体有毒的化合物。这样的成就,过去人力几乎难以实现,但AI的强大能力却让这一切成为可能。
上文提到,AI为制药行业带来的巨大价值被认为可达1.2万亿美元,而这背后的原因与变化不言而喻。AI的优化不仅能在新靶点的发现上带来突破,也能促进临床治疗的进步,从而改变整个药物研发链条。
中信建投证券指出,AI医疗领域在提升医疗器械功能、结果解读、辅助临床医生决策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,医疗企业和医院一定要重视这一创新方向。目前,利用DeepSeek等AI工具的企业正逐渐成型,其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,还能改善整体的盈利水平。通过高效集成AI,医药行业迎来了属于其发展的新纪元。
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深入应用,药物研发的方式与效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投资者,只有紧跟AI技术的步伐,才能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,在新药研发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。AI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,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出更大的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